——专访泸州市党代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方莉
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近年来,我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建设,以泸州大剧院为代表的“十大文化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未来五年,我市如何做大做强“酒+N”特色文化产业,全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川滇黔渝结合部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记者为此采访了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方莉。
方莉告诉记者,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泸州是中国酒城,“酒+N”特色文化是泸州的灵魂。按照“酒+N”文化建设思路,未来五年,泸州将重点打造一处集中体现酒城文化特色的地标建筑群,建设酒文化特色街区,体现酒俗酒道的主题公园等,使酒文化成为城市的主题文化。同时,全力打造长江奇石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泸县龙文化、叙永县少数民族文化等各项特色文化,充分体现泸州文物资源大市的优势,形成泸州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方莉说,发展“酒+N”特色文化要不断加强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在未来五年,逐步建成“中国白酒金三角”内以泸州印务园区为龙头的“中国酒城文化产业园”,编制规划泸州分水油纸伞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全国第二批红色文化经典景区——龙透关泸州起义地,以及“川南影视制作基地”和“明清一条街”。
方莉说,未来五年,我市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要不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未来五年,我市要不断提升县区两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做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社区有文化活动室,同时不断完善其管理运行机制。方莉告诉记者,我市将大力推动以泸县龙城农民演艺中心为代表的农村演艺事业的发展,活跃农村演艺事业的气氛,加快农村演艺事业的组建;在2012年实现全市网吧连锁全覆盖、网吧影视正版化,逐步建立起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未来五年,我市将加大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设文化人才“七支队伍”,努力造就100名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1000名重点文化人才,10000名基层文化骨干,不断提升泸州的文化软实力。记者 许世智